海南医科大学近期公布了一则关于“全员参与、竞争晋升”的中层岗位选拔工作的报道。该改革举措力度颇大,效果明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干部更替情况
自改革政策实施至今,我国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形成了一套“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共计有32位干部辞去了领导职务,其中,正职干部离职人数为19人,副职干部离职人数为13人。离职原因包括:有8人未能成功从岗位竞争中转向专业技术岗位,8人因年龄因素作出了离职选择,10人因机构调整导致岗位变动,3人主动提出了转岗申请,另外3人则因职务调整而失去了职位。这种人员的正常流动有助于岗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队伍年轻化成果
改革举措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管理服务机构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已经降低至44岁,比之前下降了5岁。在最近晋升的14名干部中,10位属于85后,甚至有一位90后脱颖而出。这些年轻干部的加入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改革源头契机
陈国强校长自担任校长以来,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深刻认识到,改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学校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至关重要。调研结果显示,必须采取改革措施,构建一套与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相契合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党委对此发现表现出极高的关注,这种关注推动了教务部门、质量监管机构以及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等三个关键部门的合并行动。
竞聘考察方式
学校已发布《管理服务机构中层干部校内公开竞聘方案》,该方案实施“五维度”综合评分机制,涉及演讲、答辩、评委评分、群众评议及全面评估等多个层面。正职岗位竞聘流程包括8分钟演讲及7分钟答辩;副职岗位则安排5分钟演讲和3分钟答辩。本次竞聘活动中,对申请者的职业观念进行了细致评估,同时对其专业技巧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对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能力进行了深入考察。
改革良好反馈
此次竞聘活动打破了传统干部选拔的局限,设立了一个涵盖全体成员的学习与进步平台。在大会上,参与评审的教职工代表提出,最终选出的干部与他们的评价结果高度吻合,全面体现了公众的期望。即便某些干部未能成功当选,他们普遍也表示了接受。这一现象表明,改革在保障公平性和合理性方面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为学校创造了积极的改革环境。同时,这一举措也促进了学校改革氛围的优化。
后续发展规划
学校党委会对离任领导干部实施了差异化处理,促使持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转至专业技术岗位,旨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展望未来,海医计划抓住改革带来的有利时机,构建“干部成长档案”,并对“容错纠错”机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需令干部在竞选过程中披露其工作规划与预期成果,构建“公开承诺”机制,并据此构建问责与约束体系。
海南医科大学近期实施的中层职位公开选拔改革举措,旨在提升干部团队的生机与执行能力,此做法是否适合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参考?我们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并且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