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小蜡笔!

2 月开学,湖南多所民办高校现辞退新老师情况,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教育资讯 6℃ 0

2024年11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经历了一系列涉及教师职称评定及工作部署的调整,这一事件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现象背后,实际上揭示了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诸多挑战。

职称评定变故

2024年11月,任职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的胡昊,接到了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老师的通知,告知他新入职青年教师职称评定进程将暂停,紧接着,职称评定工作群亦被取消。这一意外事件令胡昊及其他教师感到十分意外,他们原本精心规划的职业生涯轨迹被迫中断,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规划。

职称评定对教师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对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是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梯。然而,此次评定进程受阻,无疑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使得众多教师对该校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

坐班制度实施

刘煜与胡昊持有相似的看法,自2024年起,学校对中级以下职称的新教师实施了打卡坐班的规定,每日需打卡三次。刘煜深知,此举实则是在迫使教师们主动离职。过去,众多新教师之所以倾向于选择民办高校,正是因为看重了其时间上的灵活性,然而,随着坐班制度的推行,这一优势已不复存在。

自该制度实施以来,众多新教师因难以适应而开始权衡是否离职。该制度不仅限制了教师们的个人自由,还违背了他们当初选择民办高校的初衷,使得他们在工作现实与职业理想之间面临痛苦的抉择。

2 月开学,湖南多所民办高校现辞退新老师情况,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课时安排调整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在未离开学院的情况下,陆续收到新的通知,内容涉及学校对课程安排的调整,包括合并班级和减少课时。这一变化,使得原本紧凑的教学日程骤然变为闲暇,进而对教师的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一连串的措施,给教师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感以及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课时缩减导致教师经济收入下降,同时也会减少他们的职业满足感。既定的教学安排遭受干扰,教学效果可能受损,这一情况使得教师们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以及个人职业道路产生忧虑。

招生背后隐情

刘煜在入职后了解到,学校在两年前大规模招聘教师,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在本科评估中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标准。为了满足师生比例的考核要求,大量招聘教师这一做法,已经成为了众多民办高校教师之间普遍知晓的“潜规则”。本科评估结束后,学校对招生规模进行了调整,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的招生上,导致某些专业的学生人数仅有一百多人。

2 月开学,湖南多所民办高校现辞退新老师情况,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众多教师如同“工具”,在评估活动期间被临时聘请,评估活动结束后,他们便遭遇了诸多不确定性。这种招募与使用教师的做法,未充分考虑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同时也让教师群体感受到了自身的被利用。

专业招生难题

在学校的专业迎新仪式上,齐衡承担了说服有意转专业的学生继续留在原专业的任务。该专业新生人数超过600,其中超过200人表达了转专业的意愿。这一招生现状所暴露出的难题,揭示了学校在专业设置及学生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的不当之处。

学生纷纷选择转专业,这一现象反映出某些专业缺乏吸引力,进而暴露出学校在专业设置与培育方面的不足。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相关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也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构成了挑战。由于专业招生状况不佳,教师们面临的不仅是教学安排的难题,还可能遭遇职业前景的黯淡。

民办高校现状

2 月开学,湖南多所民办高校现辞退新老师情况,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的王一涛团队持续关注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办学不规范的高校已逐渐被市场淘汰。然而,仍有一些民办高校存在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在师资招聘后不久便进行裁员。与此同时,为了防止优秀教师的流失,一些民办高校的董事长会亲自上门挽留教师,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其背后举办者的思维观念和视野范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一个极端的案例来看,当学前教育领域热度高涨时,有一所民办高校大量增设相关课程,然而现在却遭遇了成长的困境。在为学生们提供职业规划建议的过程中,生涯规划师晓元观察到,那些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家庭背景良好的学生,仍然倾向于选择民办高校,原因在于他们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公务员考试。

关于目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遭遇瓶颈以及招生专业规划所面临的挑战,您有何见解?期待各位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